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出席高新区(江海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林应武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信心、拼搏进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工作。
高新区(江海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简单而热烈。在活动现场,各类施工车辆集中开动,打桩声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活动期间,林应武仔细地了解每个集中动工的工业项目情况,并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你觉得我们这里的政府服务跟上海浦东相比如何,有哪些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告诉我们,我们会向先进地区学习,努力改进!”当了解到有一个项目投资方来自上海时,林应武虚心问道。“上海的服务很好,但江门各级政府对企业也非常关心,我们觉得江门的投资环境很好,发展前途广阔。”上海通用机器人及焊接自动化材料的研发与制造项目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执行国家、省的扶持政策基础上,2月初我市及时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30条措施,从加大财政金融扶持、降低用工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助力企业尽快渡过难关。近期,我市还将出台更多的扶持措施,全力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遇到的员工不足、防护物资紧缺、物流不畅、产业链配套跟不上和资金不足等问题。
在活动中,副市长蔡德威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江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各路朋友和社会各界的人说衷心的感谢。蔡德威表示,高新区(江海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迅速行动,积极推动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对我市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提质年”的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新区(江海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全力做好服务,加强协同配合,畅通绿色通道,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早日产生效益。
据悉,高新区(江海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项目共有16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这中间还包括投资额超过20亿元、占地7.33公顷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组团,还有一行路等配套工程项目。
昨日,江门高新区连海路西侧的16号地上打下第一根桩,总投资达20.7亿元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组团正式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高新区(江海区)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核心基地。
与此同时,上海通用机器人及焊接自动化材料研发与制造项目、一行路(连海路—龙溪路)道路工程等16大产业、城建项目同时动工,全区省重点项目、超亿元企业、规上工业公司实现三个100%复工复产,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激昂奋进的交响曲。
2020年是我市“招商引资提质年”,以优质大项目落地建设为新的起点,高新区(江海区)坚持防疫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势头“燃”起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在近日调研区重点项目复工情况时强调,要以最强执行力加快项目进度,同时更要抓紧规划建设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确保疫情结束后,能够上马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坚决高质量如期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本次集中动工产业方向明确,落地产业项目均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行业,紧扣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有利于高新区进一步打造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劳茂昌表示,本次动工的亮点项目就是位于连海路西侧16号地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组团。
智能装备制造是装备制造业中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依靠创新要素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在高新区(江海区),依托三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基础和大批创新平台的集聚,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组团落户提供良好的温床。
据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江海区委常委李国和介绍,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组团由倍量金融终端项目、康普盾5G储能设备项目、骏鼎达特种保护材料项目、智能智造港项目组成,邻近高新区公共码头,交通便捷,实行连片开发,投资总额共20.7亿元,将成为高新区(江海区)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核心基地。
其中,倍量金融智能终端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研发、生产智慧金融柜台设备、物联网智能大额存款机、现金清分和货币票据检测等高端设备,将助力区域金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骏鼎达特种保护材料项目将建设特种保护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用于汽车、轨道交通、通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航空航天和军工等行业的功能性保护套管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与销售,加强完善、延伸高新区(江海区)新材料产业链条。
随着5G时代到来,基站建设迎来高峰期,本次动工建设的康普盾5G基站配套设备和储能系统总部项目将实现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厂区一条龙建设,用于5G通讯基站设备、基站储能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及防雷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前景广阔。为了留住、留好这一项目,高新区(江海区)还帮助其提前对接、租用厂房,将企业产能扩张提前转移到辖区内。智能智造港项目则是依托高新区(江海区)国资平台,开发建设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平台,用于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及生产,将引入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项目,打造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园区,并加强与区内重点项目、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协作配套。
记者注意到,项目组团中倍量、康普盾、骏鼎达均来自深圳,再展高新区(江海区)撬动湾区核心城市资源、精准招商的功力。近年来,奔着招好商、招大商的目的,高新区(江海区)组建5个专责小组,分别负责产业招商、科技招商、客户服务及项目落地,招商工作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彭章瑞也曾率队先后拜访三菱重工公司总部、巴斯夫亚太区总部等30多家企业,并在本次动工活动迎来“丰收”:三菱重工公司成功实现增资扩产,生产产能将从现有的30万—50万台/年扩张至80万台/年。
为进一步推动辖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园区配套,高新区(江海区)安排5大城建项目同步开工建设,这中间还包括重要疏港道路——一行路(连海路—龙溪路)。据悉,一行路全长1.66公里,规划宽50米,将按城市主干路标准打造,双向8车道,建成后将打通高新区公共码头交通瓶颈。
“为新产业、新动能腾出空间,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跃升,向低效土地开战,实行‘亩产论英雄’,这是高新区(江海区)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成为我区招商选资的硬指标。”劳茂昌在开工仪式上细数16个重点项目,“其中11个产业项目为’两少两高’(即用地少、排放少,经济产出高、科技含量高)项目,平均亩产投资强度达1100万元,平均创税率达50万元/亩/年。”
从去年起,为了招最优质、效益最好的项目,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产出,高新区(江海区)已提出“亩产论英雄”概念,要求落地企业投资强度一定要达到500万元/亩,创税率30万元/亩/年,本次集中动工项目“亩产”经济产出直线上升。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组团中,骏鼎达特种保护材料江门研发制造基地创税率最高,每年可达60万元/亩以上,年产值不低于6亿元,项目占地仅20亩;康普盾5G基站配套设备和储能系统总部项目占地仅35亩,年创税率达到45万元/亩以上。
纵观开工项目投资主体,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细分行业龙头,实力十分雄厚。其中,倍量科技、骏鼎达、康普顿、上海通用重工等公司,均有上市IPO的计划。江门高新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这些项目中,倍量科技、康普顿等多项是总部经济项目,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资金、人才与研发机构的落地,及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的落户,将有力推动区域的消费结构、城市品位的提升。”
“‘亩产论英雄’,我们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在土地供应、能耗标准、用水用电、产业扶持、人才保障等方面分类施策,以正向激励为主,一方面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将落实反向倒逼措施,有利于加快低效企业调整转型和落后过剩产能退出或产业转移。”江海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在高新区(江海区)各重点项目施工工地,疫情防控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门口安保严阵以待,员工统一佩戴口罩,进入工地逐个测温;建立员工健康台账,施工现场全面消毒,实现员工无接触用餐……在对疫情科学判断之下,高新区(江海区)一方面刚性管控毫不松懈,精准实施网格化防控策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格管控;另一方面柔性服务精准推进复工复产、项目落地,在公共卫生安全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之间寻得一个最大公约数。
熟悉的“高新式忙碌”回来了:德昌电机产业城项目自动化电机生产线员工全部到位,生产设备进场工作有序推进;优美科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通过分类分批复工复产逐步恢复产能;江海万达广场项目工地上,数十台钻孔机紧张工作……高新区(江海区)率先从疫情影响走出来,实现全区省重点项目、超亿元企业、规上工业公司三个100%复工复产。
边复工复产,出台“黄金6条”撑企;边招商引资,让重点项目搭上“直通车”。
“骏鼎达项目是我创业的心血,也将是我事业升级发展的平台。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很担心,疫情会不会挡住我投资的进度,会不会挡住高新区政府推进的步伐?”1月下旬,深圳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凤凯对原定的项目推进计划疑虑重重。
没过几天,杨凤凯就接到了高新区招商局的电话,得到了一个解决方案:采取“云签约”方式,“屏对屏”谈好细节,线上签约审批,保证项目按原计划落地。随后,经过几次线日,骏鼎达项目成功拿地。项目动工仪式上,杨凤凯再次向属地政府表达谢意:“我对江门高新区最真实的感受就是高效、务实、严谨,一心为客户服务,只要你问,必有回应。”
疫情下,高新区(江海区)再次跑出招商引资高新速度,政府提前介入、超前服务,根据重点项目的特性和具体审批要求,实时收集汇总部门审批和办事需求,与公司进行电话、视频沟通,并通过联合线上审批、限时办结的方式为项目落地“提速增效”,提供“保姆式”服务,昨日,骏鼎达项目距成功拍地后仅6天,即正式动工建设。
通过“屏对屏”签约落地的还有上海通用机器人及焊接自动化材料研发与制造项目,工作人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与项目负责人在线上推敲合同细节,对接审批事项,并通过邮寄签约、审批手续线上办理等方式,最终完成项目签约、落地。上海通用项目负责人魏玉书表示,很支持这样的项目招商模式,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能切合项目急迫落地的实际,从洽谈到签约,从“面对面”沟通变成“屏对屏”交流,项目招商合同洽谈也全部线上一条龙完成,像是坐上了“直通车”。
除了线上签约,疫情防控期间,高新区(江海区)还通过电话逐一拜访前期对接项目投资人,对深圳等地项目投资方进行电话慰问、防疫工作情况电话宣传,尤其对湖北籍、浙江籍企业家进行逐一慰问,了解企业困难,收集企业诉求,精准解决企业投资卡点。同时,通过微信、QQ、钉钉等网络站点平台与深圳行业协会、机构等保持联系,及时获取招商信息,对接了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项目线条。同时,利用督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时机,密切走访辖区企业,为他们送政策、送温暖,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家扎根高新区(江海区)投资发展的信心。
本次集中动工的16个重点项目,涵盖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其中,产业类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组团,位于高新区(江海区)连海路西侧16号地,占地约110亩,总投资超20亿元,包括倍量金融终端项目、康普盾5G储能设备项目、骏鼎达特种保护材料项目、智能智造港等4个项目,将打造成该区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核心基地。
城市建设类项目包括一行路(连海路—龙溪路)道路工程、新材料产业园区配套路网项目、高新创智城区间支路(富民路—金瓯路)道路工程、下沙公园二期建设项目、外海沿江路(石咀水闸—外海大桥)升级改造工程等5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动工,标志着高新区(江海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建设又翻开崭新的一页,为该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25亩,2020年3月动工,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竣工。建设倍量金融智能终端总部基地,将深圳倍量总部基地进行整体搬迁,主要研发、生产智慧金融柜台设备、物联网智能大额存款机、现金清分和货币票据检测设备等。项目达产后年产值8亿元以上,年创税率35万元/亩以上。
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35亩,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建设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厂区等,用于5G通讯基站设备、基站储能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及防雷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打造为5G通讯设备产业总部基地。项目达产后年产值9亿元以上,年创税率45万元/亩以上。
项目总投资3.7亿元,占地约20亩,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竣工。建设特种保护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用于汽车、轨道交通、通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航空航天和军工等行业的功能性保护套管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与销售,是“两少两高(用地少、排放少,经济产出高、技术上的含金量高)”项目。项目年产值不低于6亿元,用地创税率每年60万元/亩以上。
项目总投资7亿元(含入港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地约30.8亩,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项目主要开发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平台,用于高端装备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设备的研发及生产,将引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行业项目,打造为智能制造示范园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0亿元以上。
项目总投资5.8亿元,占地约40亩,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总部于一体的高端焊接产业科技园,主要生产研发各类高端焊接设备、焊接机器人和自动化焊接材料产品等,可大范围的应用于航天军工、海洋装备制造、钢结构、重型装备、轨道交通等工业制造领域。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2亿元以上。
项目总投资3.5亿元,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项目将主要生产、销售家用分体空调器、中央空调器等,生产产能将从现有的30—50万台/年扩张至80万台/年。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5亿元以上。
项目总投资55000万元,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竣工。项目位于江海区外海街道,起点位于连海路,终点接龙溪路,项目全长约1.66公里,规划宽50米,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双向8车道,将建设包括路面、桥梁、综合管廊等,是重要的疏港道路之一。
项目总投资1636万元,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竣工。项目位于江海区外海街道,规划五路全长约244米,宽24米,连接连海路至规划六路。规划六路全长约328米,宽24米,连接规划五路至高新路,将完善优美科新材料产业园周边路网,加快项目产出。
项目总投资2403万元,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竣工。项目位于江海区外海街道,总体呈南北走向,起点顺接富民路,终点接金瓯路,项目全长526米,规划宽20米。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为30km/h,双向4车道。项目建设内容有路基、路面、箱涵、给排水、交通设施、绿化、消防、电气照明等。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竣工。下沙二期征地拆迁,涉及征拆民房约54间,面积约4500平方米。拆迁完成后将建成水上人家公园主入口广场、儿童游乐区、休闲步径等及打通江南路西段断头路。
项目总投资837万元,2020年3月动工,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竣工。项目主要对西江外滩堤岸沿线绿化进行环境提升整治,全长约1公里,改造面积约3万平方米。项目通过“微地形+清杂抽疏+种植多年生地被+局部点缀开花乔木+营造树林草地”,打造“干净、疏朗、舒适、宜人”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