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也能造机器人?”日前,在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场内,一群运动健儿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训练。在体育场的另一头,有一名同学显得有些不同——只见他独自一人,挥舞着手臂,锻炼得正起劲。原来是他佩戴了一种特殊的VR眼镜,可以模拟运动搭档辅助练习。
“以前只知道VR可拿来打游戏,场景特别的逼真。没想到有一天还能用来进行体育锻炼,感觉十分新奇。”该校体育学院的学生纷纷表示。
近日,由中国仿真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七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顺利举行,湖南城市学院代表湖南赛区与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143所高校的252支团队相互切磋技艺,展示机器人及仿真技术的最新成果。
该校体育学院胡思文悦团队研发的“智慧体育:学-练-赛一体化仿真”机器人凭借将AI与体育教学相融合上的独特优势和实践价值,斩获体育与运动仿真组全国二等奖。
据介绍,这种技术其实就是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一个模式中采用VR眼镜通过仿真游戏与竞赛进行练习,这一点与其他的AI技术基本无异。但是除此之外,该体系还能够最终靠多模态识别系统分解动作技术进行逐帧教学;智能手环还能监测学生生理机能和运动数据,并建立健康数据库,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个性化分析。
“这项AI技术不但可以一对一辅助我训练,模拟‘学-练-赛’一体的仿真课程,还可以实时监测到我的身体数据,帮助我锻炼得更合理、有效。”体育学院的李翔同学表示。
“人工智能融入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已经具备了,那么如何去实践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完全没经验”“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胡思文悦团队在研发时遭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对于如何研发机器人完全是一头雾水。去图书馆找资料、找相关领域的老师指导、自学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小组成员不断模拟和实践,勇敢迈出前进的步伐。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满足最新课程设计的要求,又要确保方案具有实际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小组成员在撰写过程中前前后后修改了近二十次。
“我们体育学院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要促进跨学科融合,我们的学生不单单只学习系统的体育知识,还学习相关的技术类课程,比如互联网+教学、体育统计学等等。这些都为学生在智慧体育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院长李志宏表示。
在备赛过程中,不仅选手们全力以赴,该院也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不仅在经济上起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还给予了选手们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情绪鼓励,确保学生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
VR、AI等智能技术逐渐渗入教育行业、体育生获得机器人比赛大奖,许多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正在渐渐打破壁垒,实现融合发展。胡思文悦说:“其实我们的目的与传统体育课一样,也还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只是实现手段不一样,教学质量和效果均有改善,具有个性化、娱乐化、信息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