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香港大学的席宁教授对仿人形机器人的现在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这些机器人目前仍处于实验室原型阶段,而并非全面可商用的产品。他强调,仿人形机器人虽具备一定技术,但尚未达到替代人类的实际应用要求,重点是怎么样才能解决研发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席教授认为,这些机器人在技术成熟度上,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化的实际应用上。
席老师强调,仿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面临三个主要技术挑战:编程、校正以及传感器融合。首先,编程是机器人与人之间互动的重要环节,现有的编程方式在家居环境中的适用性有待提升。其次,校正问题则体现在机器人怎么来适应一直在变化的生产环境,这对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最后,传感器的有效集成更是构建具身智能的基础,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机器人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做出准确的反应。
在采访中,席宁教授提到,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对于科研人员的合作与交流产生了影响。他指出,这种“逆全球化”趋势虽然带来了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发展创造了机遇。尽管中国在机器人技术起步较晚,但凭借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政府支持等优势,近年来已实现显著进展。中国的机器人研发团队正将技术不断推向实践,走出实验室,向市场需求靠拢。
对席宁教授而言,未来的仿人形机器人不单单是技术的集合,更是实现“三元世界”交互的关键。这一交互包含物理世界、信息世界以及人类世界,机器人正是在这交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环境和自身的持续感知,机器人才得以真正地进行智能化决策,从而服务于各类复杂的应用场景。
席教授提到,当前的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理论虽然突破了一些逻辑框架的局限,但仍未能解决机器人在空间、时间与人际互动方面的多重挑战。要实现真正的智能,仿人形机器人一定要通过加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形成一个反馈闭环,从而推动自身的智能水准不断提升。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积累。
在未来5-10年的展望中,席宁教授认为,仿人形机器人要实现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更需要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理解。席教授呼吁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攻克当前的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仿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总之,尽管仿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应用上面临许多挑战,但席宁教授乐观地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慢慢的提升,未来的机器人将不单单是工具,更是提升生产力的主要的因素。因此,各方需要齐心协力,以应对一直在变化的科技环境,为仿人形机器人的未来铺平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