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庞建新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自动化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卢俊国,
三位专家分别从产、学、研的不同视角切入,观点却不谋而合。他们都以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存在竞争力的长期赛道,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不仅仅可以带动机器人本体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应用,其对于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以及AI技术的牵引带动作用同样不可小觑,长线资本加码人形机器人布局正当其时。
去年10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篇即提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的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今年1月,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在部署重点任务时提到,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第一位。那么,人形机器人与一般的“具身智能”有啥不一样的区别?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
基于在AI及机器人产业多年的一线研究经验,庞建新认为,人形机器人不仅要解决移动、操作等问题,还要解决人机交互的问题,因此是具身智能体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复杂性的智能本体。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过程囊括感知、决策、认知、推理以及物理运动能源等全系列的技术开发,而这些技术能够赋能千行百业,为各种不同的具身智能提供动力。这种“产业牵引作用”正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备受重视的关键所在。
卢俊国补充道,人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是仿人,而仿人体现在外形和功能两大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人类为自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各类工具都服务于人,人形机器人应该具有通用性,能无障碍地适应人类创造的环境。普通机器人功能单一,但人形机器人能够在人造的基础设施中代替人或者辅助人,延伸人类的活动半径。”他说。
赵玥炜表示,目前大部分工业机器人主要在特定的场景进行作业,比如搬运、喷漆等,在工厂制造业应用较多,而人形机器人在形态上类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通过AI赋能可以在学习中不断自我迭代,在应用空间、产业前景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就外形而言,人形机器人在关节自由度及数量上均有较大提升,而这些提升不能离开核心部件的技术迭代和AI技术支撑。赵玥炜指出,我国有望在技术迭代方面发力,实现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弯道超车”。通过在实际场景中不断试用与调整,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比如汽车制造、民生领域、特种领域等,厂商正在积极尝试,推动应用与对应的场景技术一直在升级。赵玥炜认为,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但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期待更多应用场景的涌现。
不久前,工业人形机器人进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极氪5G智慧工厂实训,在CTU入库上料工位执行搬运任务。庞建新认为,“进厂实训”对于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应用的技术可行性验证意义重大。在他看来,作为高度技术集成的产品,人形机器人在推向市场前,首先要解决技术可行性问题。实际场景中的实训与测试,不仅能验证技术的成熟度,还能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反馈,进而达到优化技术、提升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的目的。
“就好像小孩子学习走路,他们不停摔倒、不停尝试,然后才慢慢学会了走路。”卢俊国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已经迈出“学习走路”的第一步。从蹒跚学步到进入实际应用场景,再到在复杂危险环境中执行任务,人形机器人正在不断迭代与学习中察觉缺陷、处理问题,从而慢慢成长为可用的产品。“学习走路迈出第一步是很不容易的,小时候可能走一步摔一步,走到后面步子就会慢慢的稳。”他说。
从如今的进厂实训试点,到B端应用的“千行百业”和C端应用的“千家万户”,人形机器人应用的规模化落地还需要等多久?是目前业界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庞建新表示,行业发展既要匹配市场需求,也要符合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他介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场景下执行有限的任务,目前我国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在这一阶段进行探索;第二阶段是满足与人进行对话、提供陪伴的诉求;第三阶段,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家庭,在C端大规模应用,与人发生物理接触,完成复杂环境下各种泛化和动态的任务。
卢俊国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提出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策略。他认为,在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之前,应先在细分场景先行先试。“从细致划分领域开始,以行业需求带动技术成熟,然后以点带面,示范化项目会加快有关产品的规模化落地。”
赵玥炜认为,随着我们国家制造业产业链完善,人形机器人具有较大降本空间。比如,核心零部件中的六维力售价还较高,未来随着应用面扩大、生产规模化,成本有望呈现数量级下降。当前,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正在积极推动B端应用,比如汽车制造、物流领域等先来测试与应用推广,一直在改进,后续逐步扩大应用面,进入小批量与量产阶段。
随着全球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庞建新指出,机器人本体厂商位于产业链中游,不仅仅可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应用,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技术更新迭代。他强调,机器人产业既集聚又分散,不一样的地区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例如,深圳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和软硬件集成能力,成为机器人研发与制造的重要基地;上海、北京等地则拥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撑,深耕核心技术研发大有可为。
他以自身经历为例,直言在发展初期,找到比较合适的合作伙伴较为困难。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成熟,慢慢的变多的上下游公司开始投入研发,新型传动技术、直线驱动技术迎来创新,各类芯片、进入市场,一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随着机器人技术升级,机器人有关技术更加融合和系统化。庞建新说:“原来做人形机器人,技术往往比较割裂,AI、控制、本体等各方面的研发往往‘各自为政’,没办法形成高效的系统。现在有了大模型技术的推动,这三部分可以轻松又有效地融合,基于数据和学习驱动的操控方法将获得更好的鲁棒性和更好的效果。”
卢俊国教授进一步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移动的自主体,其感知、定位、导航、规划、控制、作业等功能的实现需要多模态信息的融合与处理。这一过程不仅依赖于机器人本体技术的提升,还需要传感器、芯片等上游产业的支持,以及工业场景应用等下游产业的反馈。上下游产业联合开发与合作,能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优化,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随着科技的快速的提升,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梦想走向现实应用,在多方合力助推下,其产业化进程正稳步推进。
庞建新见证了人形机器人“由小长大”的技术跨越。“我们终于等到了人形机器人开始爆发式发展的这一天。”他坚信,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存在竞争力的长期赛道,行业内的激烈竞争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同价格、不一样的人形机器人拥有不同配置,适用于不同场景,能够抓住多元化受众需求,市场空间巨大。通过保持成本优势并不断的提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将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卢俊国认为,产学研联合是技术发展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多个高校已经逐渐开设、机器人相关课程,为人才教育培训提供科研资源。高校在人才教育培训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各司其职,一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从二级市场来看,人形机器人板块非常关注,它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品之一。赵玥炜认为,可给予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商,特别是拥有硬科技实力、前瞻布局新兴技术的企业更多支持,开放更多人形机器人的示范应用试点,鼓励更多长线资本关注和投入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