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08-14 15:10:31解决方案

  相关报告:《2023-202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年轻的一员,但目前仍没有严格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对服务机器人有不同的理解。

  可分为专业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应用广泛,主要是做维护、修理、运输、清洁、安保、救援和监控等工作。

  服务机器人存在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做维护、修理、运输、清洁、安保、救援、监控等工作。经过几年的收集整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给出了服务机器人的初步定义:服务机器人是半自主或全自主的机器人,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在这里,我们包含别的贴近我们正常的生活的机器人。

  除割草机器人外,到1999年底,世界上装备的服务机器人几乎都是工业机器人。这些特种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医疗机器人、多用途移动机器人平台、水下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

  1999年底,全球至少有6600台服务机器人,其中家用机器人3000台,约占50%,水下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分别占14%和12%,清洁机器人占6%,其他所有机器人占23%。

  预计2000-2003年服务机器人总数将增加到49400台,其中家用机器人40000台(真空吸尘机器人除外),医疗机器人5000台。家用线年底进入市场。如果价格合理,2003年的销量可能达到25万台以上。

  家用机器人总销量有望突破30万台,标志着服务机器人市场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需求和现有的设备技术水平来看,残疾人机器人还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未来10年,残疾人机器人一定会成为服务机器人的重点领域。许多重要的研究机构正致力于开发这种机器人。

  就服务机器人而言,普及的一个主要难点是价格问题;另一个是用户对机器人的好处、效率、可靠性了解不多。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服务机器人产业可大致分为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中游的服务机器人本体制造,下游的个人消费者和各种应用场景的商业用户。服务产业链涉及的技术横跨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高科技领域,各环节技术壁垒高。

  在上游硬件部分,减速器、机器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是服务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随着服务机器人更注重智能化和人性化,AI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同样重要。在上游软件系统开发部分,人工智能、SLAM、操作系统等构成了服务机器人的软件和系统。

  在产业链的中游,服务机器人的本体制造可大致分为三类: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下游是教育、娱乐、医疗、保洁、安防、餐饮、消防、个人消费者等应用场景的用户。

  随着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ABB、库卡等国外厂商在控制器等零部件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国内企业正在寻求激光雷达传感器、AI芯片等新兴技术的突破,并已初见成效。主要企业有沈阳宋新、地平线、寒武纪等。在操作系统和软件服务方面,国内企业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中保持了国际领头羊。整机厂商主要有李亢优蓝、沈阳宋新、优必选、科沃斯等。

  目前,中国在AI领域的技术创新正在加速,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与美国处于同一数量级。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应用级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催生了大量新平台。有关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扩张,尤其是服务机器人。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为667.84亿元,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为879.41亿元。2017-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仿生材料、柔性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机器人在外部形态上的不断进化。为了更好地契合人类的运动模式和思维模式,人形机器人有几率会成为最终目标。

  2022年10月特斯拉AI日展出的擎天柱机器人,躯干、头部、四肢高度拟人化,身高约1.72m,体重约56.7kg,更不可思议的是“皮肤”(肩膀以下覆盖轻质材料)。同时具有类似人类的运动能力。擎天柱拥有人类级别的手脚,四肢由安装在全身的40个机电执行器控制。脚可以通过力反馈感应系统平稳灵活地行走,手臂和手分别依靠12个机电执行器进行精细操作。此外,擎天柱具有人形机的平衡控制能力,可以在机器人收到外部作用力干扰时使其保持稳定。

  柔性材料可以使机器人适应多种工作环境,具有柔软、灵活、自由调节的特点。在服务领域,机器人的灵活性将大幅度的提升人机交互的体验性和安全性,拓展服务广度。

  2022年5月18日罗氏正式对外发布的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 CR系列,采用了全新的力-位置混合控制器结构,每个关节都配备了力传感器,兼具高精度位置控制和高动态力控制。XMate可以模拟人体手臂肌肉控制的灵活性,实现灵活操控。适用于对柔性操作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景,如控制要求较强的精密装配、社区医疗救助等。

  作为家庭中典型的非标准化场景,要求机器人对复杂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通过融合更多的传感器信息,能大大的提升机器人的AI感知、分析、理解和控制能力,未来服务机器人有可能进入家庭,承担重要的家庭服务角色。

  三星在CES 2021上展出了概念产品Bot Handy机器人。在家庭这种非标准场景下,Bot Handy能够最终靠摄像头和AI识别拾取不同大小、形状和重量的物体,也可以顺利完成桌面清洁、易碎品移动、往玻璃杯里倒酒等简单家务。

  谷歌于2021年11月发布的日常机器人(Everyday Robots)能够最终靠机器学习学会在一天内打开成功率为90%的门,并检查房间要不要收拾或椅子是否丢失。在非结构化的日常环境中,机器人能完成垃圾的识别和重新分类、将桌子上的垃圾接收到机器人的垃圾托盘中然后扔进垃圾桶、清理桌面等日常家务。

  未来,服务机器人将具备多模态融合感知能力,突破单一视觉感知,扩展基于光纤、电容、电感的触觉传感器和听觉传感器,更准确地获取和识别物体信息。

  小米在2022年9月27日小米Civi 2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米家模块化机器人,内部拥有智能大脑,高度集成了视觉识别、手势识别、运动监测、触觉感知等模块。通过ARM架构处理器的运算,能轻松实现对全身模块的灵活控制,带来更多的交互效果。

  未来,服务机器人能通过情感识别技术准确识别人类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具备理解和移情的能力,并根据人类的情绪做出相应的反馈,以此来实现与真人一样的自然交互。

  小米2022年8月11日发布的CyberOne机器人,能够感知人类的情绪,识别6大类45种人类情绪,并做出个性化反馈,完成人物识别、手势识别、表情识别等功能。CyberOne搭载Mi-Sense深度视觉模块和AI算法,具备完整的三维空间感知能力,可实现85种环境声音识别。

  机器人的大脑部署在云端,借助云端服务器实现强大的计算和部署能力。未来有望成为全屋智能控制的入口,以“云大脑+本地机器人”的模式提供多元化服务。

  2020年12月,达闼正式对外发布机器人云大脑操作系统“海瑞”。海瑞系统为云服务机器人构建的“云-网-端”架构,帮助机器人构建了一个具有普适智能能力的大脑。大禹还开发了机器人的元宇宙——“海原世界”,帮助云端机器人理解物理世界,进行智能训练,并通过虚实结合的技术实现。

  结合以上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服务机器人将发展成为具有情感交互、动作控制、任务规划、自主决策等功能的“真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千的千家万户,实现服务的品质的质的飞跃。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机器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服务机器人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如何?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详细分析了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定义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运作情况、中国服务机器人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格局、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区域市场现状、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竞争情况、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途分析与预测、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帮企业和投资者了解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投资价值。您若想对服务机器人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服务机器人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Copyright © 2018 乐鱼官网app平台游戏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信息: 湘ICP备1401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