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跨界入局、机器人概念股现涨停潮 “人形机器人”时代传来叩门声?
2024-08-13 13:51:18解决方案

  ◎截至6月21日收盘,迈赫股份、神思电子等17只机器人概念股涨停。除了概念股,与机器人沾边的上下游企业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情追问,询问其相关业务的最新进展。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921.44万套,市场规模逼近400亿元。从初代的扫地机器人到现今的炒菜机器人、老年陪伴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被慢慢的变多消费者所接受。

  ◎不过,服务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这类相对尖端的产品,其量产和商业化前景目前仍需打个问号。

  截至6月21日收盘,迈赫股份(SZ301199,股价24.88元,市值33.17亿元)、神思电子(SZ300479,股价20.71元,市值40.81亿元)等17只机器人概念股涨停。消息面上,当地时间6月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发文称,将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推迟至9月30日。“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一个Optimus(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工作。”

  虽然目前初代人形机器人的更多信息尚未披露,但从此前描述的“Optimu将做人类不想做的事情”能够准确的看出,马斯克选择了服务机器人赛道。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目前这一赛道可参考的商业化模式并不多,尚处于爬坡阶段。

  以国内为例,一方面,疫情加速了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餐饮、物流等业态普及度喜人,更多AI平台、科技公司等上下游公司切入,市场对机器人可实现的类人化场景充满期待;但在更广泛的家庭及个人需求端,高昂价格背后的不可替代性含量、核心算法无法突破导致的人机交互难等因素仍制约着服务机器人的量产和商业化脚步。

  截至6月21日收盘,迈赫股份、神思电子等17只机器人概念股涨停,科大智能(SZ300222,股价8.09元、市值63.12亿元)涨超8%。除了概念股,与机器人沾边的上下游企业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情追问,询问其相关业务的最新进展。

  从消息面上看,机器人概念的爆红,与特斯拉(TSLA,股价650.280美元,市值6737亿美元)的跨界息息相关。当地时间6月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发文称,将原定今年8月19日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推迟至9月30日,并表示这次智能日将是史诗级的。“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一个Optimus(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工作。”

  早在去年,特斯拉就揭开了这款人形机器人的神秘面纱。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该款机器人名为“擎天柱”,又被称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 Bot)”,将基于特斯拉无人驾驶电动车所使用的芯片和传感器。根据最初面世时的介绍,“擎天柱”身高为5尺8寸(约1.73米),重125磅(约56公斤),走路的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约时速8公里),最多可提45磅(约20公斤)的物品;头部会配有一块屏幕,以便使用者获取有用的信息。

  马斯克对这款机器人可谓寄予厚望。今年1月,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开发人形机器人将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的采访中,马斯克还表示,若未来两年内“擎天柱”能够量产,在规模效应下,其成本比汽车还要低,预计售价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74万元)。

  十几万的“擎天柱”能做什么?6月21日,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利用微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由于人形机器人尚属新物种,在应用上有很大想象空间,目前来看服务领域会有较大应用价值。

  此外,卢瀚宸还提到,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技术密集的综合体,涉及多类硬件和软件,成功面世将释放出不少利好消息。“以传感器为例,人形机器人上,除了视觉传感器还会有力觉,如力矩传感器等,也是当前比较热的赛道之一。从国内供应链上的企业来看,由于供给侧依然承压,未来人形机器人上游的核心部件会更加需要我们来关注,上游创新性核心元件会更有机会受益。”

  虽然目前尚未有更多细节披露,但根据马斯克此前的说法“擎天柱最终将能够做人类不想做的事情。”能够准确的看出,特斯拉想迈进的,是服务机器人这条河。而这一探索的背后,则是日渐磅礴的行业规模。《中国消费者报》此前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达到146亿美元。

  另一方面,国内服务机器人也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921.44万套,市场规模逼近400亿元。从初代的扫地机器人到现今的炒菜机器人、老年陪伴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被慢慢的变多消费者所接受。

  企业亦闻风而至。6月9日,美的集团(SZ000333,股价57.29元,市值4008.6亿元)发布了家庭服务机器人品牌“WISHUG”,并推出了其首款产品小惟机器人,计划今年下半年在国内市场量产上市;同时,百度(BIDU,145.625美元,市值503.8亿美元)与吉利汽车(HK0175,股价15.06港元,市值1509.1亿港元)联手打造的集度还发布了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

  卢瀚宸表示,国内服务机器人自2020年迎来高增长,目前在商用配送领域突破明显。6月21日,尚美生活集团相关负责人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疫情确实加速了酒店接入服务机器人的进度,主要影响在B端和C端。

  B端方面,服务机器人能替代部分人力。“现在机器人的价格比起前几年下降了很多,按照不同功能,酒店接入单个机器人大约花费在2万~5万元,比起月月支付的人力,还是有节省空间的。”上述负责人称,此外,接入服务机器人,对酒店的美誉度及口碑也有积极影响,作用在C端的效果更值得投入。

  如果说部分初代产品已经找到了该有的位置,未来服务机器人的破圈点在哪?卢瀚宸指出,预计下一阶段服务机器人会在更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如商用清洁、室外配送等方面。不过仍需技术的持续提升和场景定义及行业规范的协同。

  不过,服务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这类相对尖端的产品,其量产和商业化前景目前仍需打个问号。根据卢瀚宸的说法,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后,从技术实现角度看,它比当前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都复杂得多,是多学科交互的技术突破。

  6月21日晚,有接近服务机器人供应商的知情人士电话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当前各种服务机器人接连不断地出现,但整个产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和爬坡期,大部分业内商家都面临瓶颈。应用场景“非刚需”,机器人智能程度低、核心算法无法突破是主要制约因素。

  具体来看,上述的人说,应用场景的非刚需是目前最大的困境。除了一些扫地机器人还能找到比较刚需的场景,其余的服务机器人大多只是个噱头,没找到适合家庭或个人使用的场景,也不能替代人力,从而很难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即便是人形机器人,最终能实现的功能如果是看护老人、小孩这类,还能有一定替代性。如果只是一些基础家务,那购买力还有待观望。”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搜索发现,花了钱的人服务机器人的必要性讨论并不少。以某炒菜机器人为例,使用前消费者需自行备菜、洗菜、切菜、最后由机器完成烹饪。对此,有网友称是“解决了炒菜最不麻烦的一环”、“花四五千买个搅拌棒”。

  解决了应用场景的刚需性,人机交互、核心算法的突破也是个难题。根据上述人士介绍,机器人在模仿人时主要靠算法实现。现在的核心算法还是通过给机器人做机器学习,如输入图片,机器人再通过图片判断下一步的做法和走向。要实现流畅的人机交流,难度相当大。

  “举个例子,对话机器人要一杯水,但每个水杯的形状不一样,含水后的重量也不一样,要把这杯水安安安稳稳地端在手上,对服务机器人来说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因此现在国内外很多服务机器人还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走路或跑步,但离商用还是有一段距离。”上述知情人士称。

  此外,与工业机器人不同,服务机器人一旦量产,对其智能水平的要求也很高。“像消杀机器人,就是从A到B再到C,不叫它为机器人也可以。从业这么久,我认为这个行业(服务机器人)是有极大局限性的。商业变现基本上很难实现可以不提,只说发展,现在大家都在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瓶颈上,做同水平同质量的重复。”上述知情人士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Copyright © 2018 乐鱼官网app平台游戏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信息: 湘ICP备14017517